撰文:无性群象 ─ 山城无性/浪漫恋小组丶山城性/别关注组
你有想像过,一段不因性吸引而靠近的爱情,会是甚麽模样吗?
如果将性与浪漫爱的吸引程度划分为两道光谱,位於不受性吸引一端的便是无性恋者。无性恋者有可能从别人身上感受如浪漫爱或其他吸引力,但鲜少会将之与性欲望连结。即使无性恋者拥有生理性欲丶可能与他人有性行为,但当事人却甚少在身体互动之中感受到性吸引力。性倾向,不只关乎性欲求的对象。同志丶直人等不同身份,描绘了不同性/别与受吸引的型态。
在无性恋眼中,性与爱不一定要有连结。正如性行为可以没有爱;重视陪伴丶心灵交流或浪漫爱的关系亦能存在,而且不因无性而有所匮乏。
然而,一个人在身体丶精神和情感上能被谁所吸引,会呈现在其建立的关系之中。当主流普遍将性视作亲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有的人更以性生活的多寡断定恋爱关系是否美满之时,无性恋者不论要向其他人出柜,还是与伴侣协商性关系就因此变得更不容易。有性恋者伴侣或会误以为无性恋者伴侣在说谎丶「不够爱」自己;社会亦会质疑无性恋者只是性保守丶「还没有遇到对的人」,以为他们患有心理疾病或性功能障碍而需要医治。面对来自身边人和社会的偏见,无性恋者或会因此怀疑自我,甚至被迫经历药物或性等形式的转换治疗,他们的遭遇却甚少得到关注。
今年香港同志游行的关注议题是「无性恋」,只因本地无性恋社群的处境值得被看见更多。据家计会本年发布的调查显示,无性恋约占香港年轻族群的百分之四。他们与不同性/别身份的朋友一样,都可能因为其性倾向丶浪漫倾向与性别,在社会被边缘和遭受压迫。我们相信认识无性恋,不但有助我们意识到社群的存在和需要,更能拓阔对情感和亲密关系的想像,进而拥抱性/别的不同面貌。
爱是一道多元的光谱,包涵各种爱的型态,而无性恋正正是其中之一。愿更多人能够看见无性恋者,在光谱之中连结彼此丶同待破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