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無性群象 ─ 山城無性/浪漫戀小組、山城性/別關注組
你有想像過,一段不因性吸引而靠近的愛情,會是甚麼模樣嗎?
如果將性與浪漫愛的吸引程度劃分為兩道光譜,位於不受性吸引一端的便是無性戀者。無性戀者有可能從別人身上感受如浪漫愛或其他吸引力,但鮮少會將之與性慾望連結。即使無性戀者擁有生理性慾、可能與他人有性行為,但當事人卻甚少在身體互動之中感受到性吸引力。性傾向,不只關乎性慾求的對象。同志、直人等不同身份,描繪了不同性/別與受吸引的型態。
在無性戀眼中,性與愛不一定要有連結。正如性行為可以沒有愛;重視陪伴、心靈交流或浪漫愛的關係亦能存在,而且不因無性而有所匱乏。
然而,一個人在身體、精神和情感上能被誰所吸引,會呈現在其建立的關係之中。當主流普遍將性視作親密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有的人更以性生活的多寡斷定戀愛關係是否美滿之時,無性戀者不論要向其他人出櫃,還是與伴侶協商性關係就因此變得更不容易。有性戀者伴侶或會誤以為無性戀者伴侶在說謊、「不夠愛」自己;社會亦會質疑無性戀者只是性保守、「還沒有遇到對的人」,以為他們患有心理疾病或性功能障礙而需要醫治。面對來自身邊人和社會的偏見,無性戀者或會因此懷疑自我,甚至被迫經歷藥物或性等形式的轉換治療,他們的遭遇卻甚少得到關注。
今年香港同志遊行的關注議題是「無性戀」,只因本地無性戀社群的處境值得被看見更多。據家計會本年發佈的調查顯示,無性戀約佔香港年輕族群的百分之四。他們與不同性/別身份的朋友一樣,都可能因為其性傾向、浪漫傾向與性別,在社會被邊緣和遭受壓迫。我們相信認識無性戀,不但有助我們意識到社群的存在和需要,更能拓闊對情感和親密關係的想像,進而擁抱性/別的不同面貌。
愛是一道多元的光譜,包涵各種愛的型態,而無性戀正正是其中之一。願更多人能夠看見無性戀者,在光譜之中連結彼此、同待破曉。